笔趣阁

关灯护眼:关字号:小

回以武安国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】www.kaziyuan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

大宋治平四年,正月十一。


午后。


汴京皇城垂拱殿侧房的一方软榻上,刚登基三天的赵顼缓缓坐起身来。


一股记忆铺天盖地地朝他脑海中涌去。


赵顼由惊到喜,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。


没想到打个盹的功夫,他这个正在片场跑龙套的演员,竟然穿越到了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大宋第六代皇帝赵顼身上。


此时,赵顼还不满二十岁,大宋还并不是特别怂。


“去他的岁币!去他的弱宋之名!去他的朋党之争!去他的靖康之耻!去他的大宋帝王大多无法生育且短命!”


身着孝服的赵顼,站起身来,仰脸向上,不自觉地将双手背在后面,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

这时,屏风外一道清脆的太监音传来。


“官家,韩相公、曾相公、欧阳相公与计相求见。”


赵顼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四人的相貌。


韩相公,即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琦;曾相公,即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曾公亮;欧阳相公,是参知政事欧阳修。


三人便是中书省三巨头,主管朝廷政事。


而计相,则是三司使韩绛,总管朝廷钱财。


赵顼干咳一声,正色道:“宣!”


御桉前。


赵顼刚坐下,便见四个老头黑着脸走了进来。


三司使韩绛走在三人前面,他看向赵顼,一拱手。


“噗通!”


竟跪在了地上。


“官家,老臣历经两朝,现已年迈,恐不能再胜任三司使一职,特来请辞,望官家恩准老臣致仕还乡!”


韩绛声音洪亮,中气十足,哪里像年迈之人。


三司乃是朝廷的钱袋子,赵顼刚刚登基,任何举措都与钱有关,换个三司使,牵连甚大。


赵顼看韩琦三人的表情,心知四人明显出现矛盾了。


他胸膛一挺,道:“朕,准了!”


“啊?”


韩绛抬起头,顿时愣住了,其他三人也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。


韩绛没想着辞官,刚才说的乃是气话。


赵顼看到韩绛的表情,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。


他干咳一声,提高声音道:“朕准了,朝堂百官也不会准,大宋百姓更不会准!”


“计相为朝廷操劳多年,功劳无数,朕刚刚登基,许多事情都需计相操劳,有何难处,朕帮你处理,快快起身!”


听到此话,韩绛不由得长呼一口气,小胡子也翘了起来。


他缓缓站起身来,拱手道:“陛下,自太祖平天下以来,国库渐丰,文武百官,皆有封赏,然……百年之积,惟存空簿……”


韩绛摇头晃脑,一口气说了近一刻钟。


其表达的核心是:朝廷挣钱很多,但花钱更多,如今国库没钱了,但中书省还要大操大办先帝宋英宗的丧事,他筹不来钱了!


赵顼微微皱眉。


如今大宋百姓的生活还行,但朝廷确实已经到了快揭不开锅的地步了。


近百年来,朝廷花钱如流水。


除了每年给西夏和辽国交岁费,文武百官的俸禄连年蹭蹭往上长。


且为防止罪犯和难民造反,还要把他们作为士兵养起来,管吃管穿管住,福利待遇相当好……


啥朝廷也禁不住这样造啊!


这时,韩琦走了出来。


“陛下,老臣也知国库无钱,但先帝必须厚葬,且恩结群臣的赏赐一定要高于仁宗皇帝,不然如何彰显官家的仁孝与恩威。另外,向辽、夏报丧之时,携带的礼物绝不可小气,一定要彰显我大宋国威,不然,陛下的皇位如何能够坐稳?”


赵顼长叹一口气,韩琦说得也有几分道理。


大宋自上而下,全都好面儿,喜欢排场。


四年前,仁宗驾崩,朝廷大办丧事,仅仅为汴京驻军安排宴席,就搞得开封连一只活羊都找不到了。


对军队的赏赐更是达到了大宋全年财政开支的六分之一。


而现在,中书三位相公想要循着仁宗的规模大办先帝的丧事。


若宋英宗的葬礼彰显不出大宋国威,被人耻笑了,那背负不孝骂名的定然是赵顼。


一旁的曾公亮补充道:“计相,老夫知晓三司余钱不多,但有些地方能省,有些地方不能省,先帝丧事,必须大办,至于钱财,还烦劳计相从他处匀一匀!”


“匀?让我去哪里匀?”


“这是你三司使的份内之事,你执掌三司数年,难道还需老夫来教你?”韩琦不由得瞪起了眼睛。


听到此话,韩绛顿时恼了。


其袖子一捋,道:“中书省年年增官增俸,政绩没多少,但花销却越来越多,这两年,若能节约一丝,治丧的费用也便足了,也不知是不是某人贪墨了?”


“韩绛,你莫要血口喷人,本相兢兢业业,未曾贪墨过一分一厘,所有花销,皆有记录!”


一旁的欧阳修干咳一声,道:“计相,若三司资费实在不足,我中书省也可添补一些,你何必在陛下面前诋毁韩相呢!”


“诋毁?欧阳相公,老夫说的都是事实。你若少去几趟勾栏或多写几首艳词,没准也能凑足治丧费用!”


韩绛字字如刀,砍在欧阳修的心窝上。


“你……你这个老匹夫!”欧阳修最容不得别人说的,就是他逛勾栏和写艳词的事情。


这时,年近古稀的曾公亮正准备张口。


韩绛便将他骂进去了。


“曾相公,你都古稀之龄了,若此时辞官回乡,年老的官员必然效彷,如此省下的官员俸禄也够治丧了!”


“你……你……你……”曾公亮握起拳头,俨然要干仗的架势。


四人似乎已将赵顼这个皇帝忘了,越吵越烈,吐沫横飞。


赵顼看得哭笑不得。


在大宋,这种臣子对骂的事情太多了。


特别是仁宗朝,官员们在大殿上吵架,吐沫溅了宋仁宗一脸,后者还只能陪笑脸讲和。


文官们,只要认为自己占理,一个比一个横,能逼得皇帝低头认错,打碎牙往肚子里咽。


谁让刑不上士大夫呢!


“啪!”


这时,赵顼朝着桌子上一拍,殿内顿时安静了。


赵顼看向韩绛。


“三司使,去年国库收入多少?”


“共计9000万贯。”


“支出多少?”


“约……约9500万贯!”韩绛的嘴角微微颤抖。


听到这个数据,赵顼的脸色黑了下来。


一年亏空500万贯,用不了几年,他便有成为亡国之君的资格了。


赵顼无奈地挠了挠头,他本以为来到大宋,搞搞工业、抄抄诗词、整些商业贸易,就能成为一世明君了。


哪曾想,大宋有个天大的窟窿等着他去补呢!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验证码: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《换境寻情》《美人出棺》《密探江湖》《东北诡异传闻》《刀了个塔》《来人开棺王妃说本王还有救》《洪荒之证道永生》《说好的假结婚,天后怎么和我玩真的?》《夺皇权!持天令!倾城嫡女杀疯了》《纪元天启》《豪门弃女:爵爷心尖宠!》《霜降九星创世纪》《周生如故番外》《薄先生今天又苏炸了》《绝了!奶娃小手一指,家里遍地金子》